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湖心塘村文化礼堂 入选省“优秀文化地标”

    信息发布者:蒋国良
    2017-11-27 13:39:44   转载

    由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等主办的“中国人保·全省文化新地标推选展示”活动,通过申报、审核、网络投票、记者走访、专家评审等环节,于18日在全省评选出了“50个示范文化地标”和“100个优秀文化地标”,六石街道湖心塘村文化礼堂被评为“优秀文化地标”。


    湖心塘村文化礼堂


    入选省“优秀文化地标”


        一个乡村文化礼堂为何能在全省的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22日上午,记者来到湖心塘村探个究竟。


        汽车从城区出发,经过211省道与黄雾西路交叉处继续前行200米,公路北侧有一块造型别致的标牌,上面写着“湖心塘村文化礼堂”。


        站在标牌下向北望去,一幢外墙由花岗岩铺成的建筑出现在眼前,门楼上方有“湖心塘文化礼堂”七个红字大字。走进门楼,只见大型石雕“万里长城”镶嵌在正中,里面大礼堂的墙壁则全部装饰上隔音板,无不显示出整幢大楼的高大上。


        “我们这个大礼堂可出名了,不仅街道的大型会议、文艺演出选中这里,村里有人乔迁、贺寿、办婚礼,也喜欢把酒席摆在这里。”一村民这样说。


        湖心塘村是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领跑者”。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建起综合楼,硬化了村道,村容村貌得到改善。2014年底,村党支部、村委会考虑到便民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中心“蜗居”在破旧的老祠堂内,与美丽乡村建设不匹配,决定拆除老祠堂,投资1000万元新建新大楼,新大楼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内设大礼堂、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党员活动中心、会议室等。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精神家园”。2015年,湖心塘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结合精品村建设,利用新大楼创办一流的农村文化礼堂,村里成立了文化礼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湖心塘村党支部、村委会除了确保集体资金到位外,还广泛发动村民助力文化礼堂建设。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吴子祥带头捐款5万元,村委会主任吴伟平捐助2万元……据统计,在文化礼堂建设中,300多名村民共计捐款64万余元。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是建设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群众道德素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子祥告诉记者,湖心塘村文化底蕴深厚,大家在讨论创建文化礼堂时,认为要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和凝聚作用,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注重拓展提升文化内涵,不能简单停留在“求热闹、求娱乐”的层面,而是建成一个集思想道德、文化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突出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村里专门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以及市内外一批书画名家等,为文化礼堂挥毫泼墨。在文化礼堂东侧小广场四周建起多块展示牌,不仅介绍了村史,还介绍村内最新政务信息等。除了完善硬件设施,湖心塘文化礼堂还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春节茶话会、文艺演出、各类讲座等,据统计,两年来,湖心塘文化礼堂已举办各类活动5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据悉,这几天,湖心塘村正在下发通知,准备今年除夕在文化礼堂举办春晚。


        走进阅览室,记者意外发现有多位老人在看报纸杂志,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叫金友仙,今年已经85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正在阅读《参考消息》。老人说,自从文化礼堂建成后,到阅览室看报纸已成了习惯。正在一旁看报纸的吴菊生老人说,原来村里的阅览室只有20平方米左右,现在增加了七八倍,每天有人来读报和娱乐。


        吴子样表示,今后他们将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将优秀文化地标的功能发挥好,更好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让村民情有所系、心有所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